+
  • 微信图片_20180326125007_副本.jpg

吻兽制作

位置:安装在正脊两端山面有吻座的龙形装饰物;别名:大吻、龙吻、鳞尾、鸱吻、吞脊兽;特点:其造型由半月形、鱼尾、龙尾演变成口吞,尾上翘、背插剑把,后面加背兽;在等级较低的建筑或城楼建筑一般安装兽头向外的望兽,也称正脊兽;鸱尾即鱼尾,鱼形尾部向上翘卷,为佛教海中神物摩迦罗演变而来,多用于佛教建筑的正脊上; 早在汉代正脊两端就有数种形象,最简单的用三至五块筒瓦垒起,或做成卷瓣;最迟从晋代开始已经使用鸱尾,隋、唐仍多用此种式样;最迟到晚唐又出现了“鸱吻”;元代以后多改用此种式样,习惯上称大吻或吻兽。

所属分类:

产品展示

金属吻兽

关键词:

吻兽图片

屋脊吻兽

吻兽价格

故宫吻兽

古建筑吻兽


询价

详细描述

位置:安装在正脊两端山面有吻座的龙形装饰物;
别名:大吻、龙吻、鳞尾、鸱吻、吞脊兽;
特点:其造型由半月形、鱼尾、龙尾演变成口吞,尾上翘、背插剑把,后面加背兽;
在等级较低的建筑或城楼建筑一般安装兽头向外的望兽,也称正脊兽;
鸱尾即鱼尾,鱼形尾部向上翘卷,为佛教海中神物摩迦罗演变而来,多用于佛教建筑的正脊上;
 
早在汉代正脊两端就有数种形象,最简单的用三至五块筒瓦垒起,或做成卷瓣;最迟从晋代开始已经使用鸱尾,隋、唐仍多用此种式样;
最迟到晚唐又出现了“鸱吻”;
元代以后多改用此种式样,习惯上称大吻或吻兽。
 
 

下一页

下一页

推荐产品

暂无数据

暂无数据

在线询价

操作
提交询价